星期六, 11月 3

感於心

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。
莊子曰:「鯈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。」
惠子曰︰「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」
莊子曰:「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」
惠子曰「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,全矣!」
莊子曰:「請循其本。子曰『汝安知魚樂』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。我知之濠上也。」


以上為南華經著明討論,表面上莊子捉字眼狡辯,惠子邏輯十足現代化,此公案跳出字面方知真意。

三歲小兒不懂言語,卻能感受父母喜怒哀樂﹔貓狗與人相處,亦能看通主人眉頭眼額。如斷然以邏輯論斷真或假,相信無人能證明,但心已實知。

騙子歹人以種種手法騙人,那麼被騙之人怎會有真知?我之知為真而遇假以為真,時久我之令知亦知此假為假,遂最后亦為一真知。

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花何曾淚、鳥何曾驚?此詩人將其心投射花鳥,為其同悲愁,此為詩之境界。

北歐冬季半年黑夜漫長,令人悒鬱厭世,此亦天地之氣影響人心之一例。古時六月飛霜實屬迷信,但人心取向亦可改變環境。近年禁豢豬及休漁,使大水坑明渠及市區沙灘重返魚群,游弋其中可知其樂。

但心與心或物之間為何能有此知,可為宇宙一大奇蹟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